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
設(shè)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(guān)于我們|聯(lián)系我們|網(wǎng)站地圖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動物類中藥

斑蝥

  • 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 feedthegoat.com
  •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6-03 16:47:21
  • 來源: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

斑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斑蝥

【中藥名】斑蝥 banmao

【別名】羊米蟲、花斑毛、放屁蟲、花殼蟲、小豆蟲、斑貓、花羅蟲。

【英文名】Mylabris。

【藥用部位】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黃黑小斑蝥M.cichorii Linnaeus的全體。

【動物形態(tài)】南方大斑蝥:體長1.5~3.0厘米,黑色,被黑絨毛。頭部具粗密刻點,復(fù)眼大,略呈腎形。觸角l對。前胸長略大于寬。鞘翅端部闊于基部,黑色,翅基部有2個大黃斑;翅中央前后各有一黃色波紋狀橫帶。足有黑色長絨毛,前足、中足跗節(jié)均為5節(jié),后足跗節(jié)為4節(jié)。腹面亦具黑色長絨毛。黃黑小斑蝥:與南方大斑蝥相似,體較小。

【產(chǎn)地分布】多群集棲息和取食,多危害大豆花生、茄子及棉花的芽、葉、花等。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

【采收加工】7~8月于清晨露水未干時捕捉,捕捉時宜戴口罩及手套。捕得后,置布袋中,用沸水燙死,取出曬干。

【藥材性狀】南方大斑蝥:呈長橢圓形,長1.5~2.5厘米。頭部及口器向下垂,有較大的復(fù)眼及觸角各1對,觸角多脫落。背部鞘翅1對,黑色,有3條黃色或棕黃色橫紋;鞘翅下有棕褐色薄膜狀內(nèi)翅2片。胸腹部烏黑色,胸部有足3對。有特殊臭氣。黃黑小斑蝥:與南方大斑蝥相似,體較小,長1~1.5厘米。
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性熱,味辛,有大毒。歸肝經(jīng)、胃經(jīng)、腎經(jīng)。

【功效與作用】破血消癥、攻毒蝕瘡、引赤發(fā)泡。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破血消癥藥。
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用量0.03~0.06克,炮制后多人丸、散用。外用適量,研末或浸酒、醋涂患處。用治癥瘕腫塊、積年頑癬、瘰疬、贅疣、癰疽不潰。

【藥理研究】具有抗腫瘤作用;由于刺激骨髓細胞DNA合成,能升高白細胞,還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;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;有抗病毒、抗菌的作用;有促雌激素樣作用,尚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樣作用;還有局部刺激等作用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斑蝥主要含斑蝥素、脂肪及樹脂。

【使用禁忌】本品有大毒,內(nèi)服慎用;凡體質(zhì)虛弱者,心、腎功能不全者,消化道潰瘍者,以及孕婦均禁服。

【配伍藥方】①治瘰疬結(jié)核:斑蝥1枚,黑豆7枚(生芽者)。同研為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五丸,茶清下。小兒一丸。(《圣濟總錄》大效丸)

②治疣痣黑子:斑蝥3個,以糯米15克炒黃,去米。入蒜1個,搗爛點之。(《綱目》)

③治急心痛:斑蝥7個,胡椒49粒。同炒至斑蝥焦碎,去斑蝥不用,取凈胡椒為末。作一服,熱酒調(diào)下,不拘時候。(《衛(wèi)生易簡方》)

④治面神經(jīng)麻痹:斑蝥一個。研細。水調(diào)貼頰部,向左歪貼右側(cè),向右歪貼左側(cè),起泡后即取去藥。(《山東中草藥手冊》)

⑤治瘧疾:斑蝥七個,麻黃、雄精各3.6克,朱砂1.5克。共研細末。每日用0.3~0.9克,調(diào)放膏藥上,貼頸部第2骨節(jié)處。[《浙江中醫(yī)雜志》1959,(7):39]

⑥治腰腿痛:斑蝥烘干,研粉。取火柴頭大,壓體表最痛點上,以膠布固定,5~6小時后起泡如蠶豆大,24小時后去藥,挑破出水,涂以龍膽紫,不愈再敷。(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)

⑦治偏正頭風(fēng):斑蝥1個,去頭、翅、足,隔紙研細為末,篩去衣殼。將少許貼在膏藥上,頭左痛,貼右太陽穴;頭右痛,貼左太陽穴,足半日取下。(《良方集腋》)


更多古今名醫(yī)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更多古今名醫(yī)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更多焦點熱文

刺猬皮

刺猬皮 【中藥名】刺猬皮 ciweipi【別名】猬皮、仙人衣。..[詳細]

健康養(yǎng)生